首页 会员 资讯 关注 台湾 财经 文化 图片 合作 全国

国际

旗下栏目: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

分析:台湾休闲农业供大于求 退出机制从未启动

来源:中华经济报 作者: 人气:33670 发布时间:2019-01-08
摘要:据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台湾第一家休闲农业区成立近20年,目前全台总数达91处,2019年可能破百。

  

宜兰县拥有台湾数量最多的休闲农业区。图片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 记者 戴永华/摄

宜兰县拥有台湾数量最多的休闲农业区。图片来源:台湾《联合报》 记者 戴永华/摄

  据报道,对于外界质疑退出机制形同虚设,台“农委会”辅导处休闲产业科科长杨欣佳表示,2019年针对评鉴80分以下的休闲农业区,将调整补助,不再直接补助休农区,而是拨给县政府,视改善程度补助,至于新案,考虑由每年受理申请改两年一次,并从严审查。

  台“农委会”1992年制订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办法,辅导各县市成立休闲农业区,传统农村因此找到生机,每处休闲农业区面积从最小的10公顷到最大的600公顷都有,区内有休闲农场、民宿、餐厅,通过异业结盟共推旅游行程,呈现休闲农业旅游多元面貌。

  台“农委会”2000年核准宜兰枕头山休闲农业区,是全台第一处休闲农业区,到目前为止,全台共91处休农区,以宜兰16处最多,其次南投13处、台中11处,苗栗10处。桃园市近两年来成长速度最快,前两年已有5处休农区,最近审查通过即将公告的6处中,桃园又占了3处。

  但专家发现,近两年休闲农业区的市场已出现供大于求,以宜兰县为例,由于游客数减少,2015年与2016年的宜兰休农区产值平均为24.4亿元(新台币,下同),但2017年下滑到23.9亿元。

  台湾香格里拉休闲农场董事长张清来指出,近几年各地观光工厂如雨后春笋林立,将休闲农业区的人潮吸走大半,加上休闲农业多为户外体验,易受气候影响,而岛内消费市场只有这么大,休闲农业区的产值很难再攀升,近年来休闲农业区数目快速增加,让人忧心。

  台大农业经济系教授吴荣杰几年前就提出警示,基于农村永续发展及农民收益,应建立休闲农业区“总量管制”机制,而总量管制则必须有“退出”做搭配。台湾宜兰大学应用经济系教授陈凯俐也指出,市场越来越饱和,质量上更应该严格把关。

  台“农委会”通过两年一次的休闲农业区评鉴,以评鉴高低做为补助经费的依据,虽然也订了评鉴退出机制,但从来没有一处休农区因经营质量欠佳,被评鉴退出市场。

责任编辑:
首页 | 会员 | 资讯 | 关注 | 台湾 | 财经 | 文化 | 图片 | 合作 | 全国

中华经济报是两岸联盟总会长张采明智慧献给中国梦的具体展现。中华经济报立意让台湾更了解大陆,和大陆更了解台湾,使两岸传播毫无隔阂,并促进民间全面交流。

中华经济报网络广告提案请随时联络: gcig16888@gmail.com

电脑版 | 移动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