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经济报12月11日电 据台湾《联合报》报道,有台湾医疗学会11日公布调查结果表示,平日补充钙质却缺乏运动的老人中,超过82%仍会患骨质疏松症、肌少症等行动障碍症候群,而兼顾补钙与运动者的患病比率降至60%,显然,仅补充营养却没有运动是不够的。
该学会2018年深入全台各小区筛检2086名老人,发现64%老人确诊有骨质疏松、肌少症、关节炎、握力不足等行动障碍症候群。
在补充钙质的老人中,平日有运动者的患病比率为60%,没运动者则超过82%;在没有补充钙质的老人中,有运动者患病比率为52%,没运动者则达74.7%。显然,运动可降低2成以上的患病风险。
台湾骨松肌少关节防治学会理事长陈芳萍说,骨骼中的蚀骨细胞会将老旧的骨质“吃掉”,而造骨细胞会制造新的骨质来取代,人们平均10年会换1次新骨。然而,造骨速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,停经后的女性更因缺乏雌激素来抑制蚀骨细胞的活性,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,连带提升肌少症、关节炎、握力不足以及跌倒与失能的风险。
陈芳萍说,钙质是骨骼生成的基本元素,而运动会促进骨骼的正向代谢、提升造骨速度,且能借由骨头撞击增大骨密度,因此,相对于仅补充钙质,运动预防行动障碍症候群的效果更显著,健走、慢跑、登山、跳舞等负重运动尤其效果好。
有学者倡议每天中午固定播放15分钟老人运动操节目,其中,有的老人站着做运动,有的老人坐在椅子上做运动,让因故没有办法出门的老人在家也能跟着促进健康。
对此,陈芳萍相当赞成,并举例称,日前就有1名86岁老奶奶2次跌倒骨折,必须靠轮椅代步,但在运动治疗介入后,短短2个月就重新站起来,行动能力明显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