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栏目
首页资讯 • 正文

两岸同名村联谊 台胞体悟“食同味”“祖同宗”

发布时间:  浏览: 次  作者:

  中新社厦门6月9日电 题:两岸同名村联谊 台胞体悟“食同味”“祖同宗”

  中新社记者 陈悦

  吃一口厦门小吃“海蛎炸”,台湾青年吕昭桦说,“尝到了阿嬷(闽南语“奶奶”)的味道”。

  “海蛎炸”是以海蛎为主,辅以香葱、卷心菜、胡萝卜,裹以地瓜粉等油炸而成的。它和台湾著名小吃“蚵仔(海蛎)煎”异曲同工。吕昭桦说,其实两种小吃所用材料相近,口感也差不多,吃起来感觉“很亲切”。

  “这就是两岸‘食同味’”,来自台湾的民俗专家陆炳文说。

  “食同味”是第十届海峡论坛·“同名村·心连心”联谊活动的重要主题。此项活动8日傍晚在厦门开幕,邀请11对闽台同名村的宗亲200多人参与,其中台湾乡亲达150多人。随后,台湾乡亲将前往厦门、漳州、泉州、龙岩等福建各地参访。

  当天下午,两岸乡亲来到厦门市海沧区院前社时,热情的当地乡亲为他们准备好三道本地小吃:五香、海蛎炸和炒面线。

  陆炳文说,其实这三种小吃在台湾都有类似的做法,对台湾民众而言都感到熟悉、亲切。

  闽台这样一脉相承的美食还有很多。在台湾成功大学就读的刘致瑄是第一次来大陆,在大陆吃第一餐时,“就发现很多都是在台湾餐桌上可以看到的。”

  这也正是主办方所期待的,希望截取“食同味”为切入点,让两岸同名村宗亲从中领悟出两岸饮食文化的一脉相承,进一步深化两岸同名村宗亲特别是青年宗亲间的联谊交流。

  不仅仅是“食同味”,来自台中的黄惠君这次和父亲黄庆雄准备借参加海峡论坛的机会,到福建石狮市宝盖镇铺锦村寻根。石狮市台联的工作人员也来到厦门协助他们寻根。

  黄庆雄告诉记者,自己先祖从泉州到鹿港做生意,后来就定居在鹿港,一直保持着家乡的口音。黄惠君也说,一听到石狮乡亲开口,就仿佛听到了“阿公(爷爷)在说话”“口音就是一模一样”。

  “语同音”反映的是两岸同胞“祖同宗”。黄惠君说,自己读大学时,为了完成作业,曾经专门查阅过族谱,了解到先辈一路播迁的足迹和故事。黄庆雄则说,自己已经71岁了,要抓紧时间去寻根。

  在石狮市台联工作人员协助下,黄庆雄已经初步和祖地乡亲对上了族谱,即将回到家乡寻找祖屋。

  在今年的同名村联谊活动中,还有很多台湾乡亲携带青年一代回到自己的祖籍原乡,认祖归宗、敦亲睦族,增进两岸同名村宗亲的感情。

  为参加此次同名村活动,陆炳文专门带来了一个锔(意为“用弯曲的钉补有裂缝的物品”)过的碗。他说,几十年前,闽台普通民众几乎家家都有这样裂开后补好的碗。

  陆炳文说,两岸的民众由于历史的原因,暂时分开,但每一位两岸同胞都应该以“锔子”(指“补碗的钉子”)自居,用自己的努力,去拉近两岸同胞的感情。(完)

    相关文章Related

    返回栏目>>

    首页   |   帮助

    中华经济报是两岸联盟总会长张采明智慧献给中国梦的具体展现。中华经济报立意让台湾更了解大陆,和大陆更了解台湾,使两岸传播毫无隔阂,并促进民间全面交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