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冠”一词近来很流行,但本文要说的“新冠”是流行于台湾岛上的“台独”。“新冠”与“台独”扯到一起,是因为“台独”有了一顶新帽子——“中华民国台湾”。于是,我们便不得不探究一下这个“新冠”遮盖下的内里乾坤。
伪装蒙人越货
“中华民国台湾”这个“新冠”,新就新在它把“中华民国”与台湾合而为一,看似只是两个现成名词的合并,实则并不简单,极具含混性与欺骗性。
其含混性在于,把台湾提高到了与“中华民国”等同的地位,从而改造了“中华民国”的表征。这正是民进党一直以来把台湾“国家化”的重要步骤和巧妙手段。
其欺骗性则在于,用“中华民国”掩盖台湾,实际上是用“独台”做“台独”的挡箭牌。这是民进党对台湾的新定位、新包装、新标签,浓缩了民进党对台湾法理地位、政治面目、发展方向的阶段性论述。剖视“中华民国台湾”的构成,其重点当然是台湾,“中华民国”只是其虚掩。毕竟现阶段“中华民国”仍有掩饰和保护作用,对台湾“国家化”有利用价值。但民进党不会止步于此,一旦时机成熟,定会抛弃“中华民国”,端出“台湾共和国”。这绝非危言耸听。
“中华民国台湾”还有明显的荒谬性。既要推“台独”,不想藏着掖着台湾,又不愿抛弃“中华民国”这个外壳,所以只能来个小脑袋顶上大帽子,不伦不类,欺世盗名,岂不滑稽?真是费尽心机,让人叹为观止了。
“新冠”炮制者为何绞尽脑汁弄出这么个怪物?究其原因,在于他们明白,台湾根本就不是国,所以他们才拼命在名称上下功夫。还因为“中华民国”有个“国”字,那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,岂能弃而不用。于是炮制出“中华民国台湾”这么个怪诞称谓,聊以自慰。其实,在外人看来,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、自娱自乐。试问,面对这样一个改头换面、实质背离一中原则的怪物,国际社会能认它吗?答案是不能。蔡英文上台以来,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使劲在国际上拉抬台湾,但对台湾的称呼并未改变,也很难改变。现在民进党当局不厌其烦,生搬硬造,拿“中华民国台湾”这个标签大做文章,可能是基于相信戈培尔“谎言说千遍即可变真理”的“教诲”,寄望于千呼万唤,变习惯为自然、假货变真货。这着实滑稽可笑,却是炮制者内心的真实写照。
万变不离其宗
显而易见,“中华民国台湾”是民进党推进“渐进台独”的重要表现、操作手段和阶段性成果。民进党重新上台以来,民进党一刻都没停止推动所谓“正名”,于是就有了“中华民国台湾”这个阶段性改号“成果”。从岛内的反应看,它不仅未遭遇在野党强烈反弹,还被很多人以投机的眼光视为一次巧妙的“脱壳”。
必须指出,“中华民国台湾”名称的性质是新版“两国论”、“台独”新变种。妄图以“中华民国台湾”作为台湾的公开定位,非正式、试探性地修改“中华民国”称号,其目的是要改变台湾与大陆的法理关系,变相宣示台湾地区是以“中华民国台湾”为名的“国家”,即民进党当局所宣称的“台湾已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”。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新包装、新符号、新用语,而是“两国论”的新版本、“渐进台独”的新成果,也是民进党谋“独”的新步骤、新标志。
进而言之,民进党创造了一个两便的架构,它看起来既不是完全的“台独”,也不再是原来的“两个中国”。这个方程式混合了“两个中国”问题和“一中一台”问题,试图鱼目混珠、瞒天过海。这就是其极狡猾之处。更巧妙的是它在名义上已变成一个与中国没有关系的东西。按这个路线图走下去,最终就是要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,这正是蔡英文竞选办公室前发言人林静怡所泄露的“天机”。所以,“中华民国台湾”是新的“台独”形式、路径和手段已确定无疑。“中华民国台湾”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正在于此。
用心一脉相承
“台独”是危害中华民族的“毒瘤”,它寄生在所谓“中华民国”躯壳下,企图逐渐毒害中国的肌体。这种隐蔽渐进的“独立建国”路线从未脱离解构“中华民国”一中架构的轨道。民进党虽仍用“中华民国”纪年,但心已另有所属,只把台澎金马视作“中华民国领土”,“两蒋”所坚持的“中华民国”幅员与意涵已完全改变。这就是李登辉的“中华民国在台湾”的要义,也是“特殊两国论”的滥觞。陈水扁则更进一步,抛出“中华民国是台湾”谬论,炮制了两岸“一边一国”版的“两国论”,并公然推动法理“台独”。
而现在的民进党当局则直接用嫁接法改造“中华民国”称号,把台湾加了上去,实施了阶段性“正名”。循此操作机理,不排除民进党下一步很可能继续拿中华二字当遮羞布和挡箭牌,抛出一个“中华台湾国”或“中华台湾民国”来,前置并做实台湾,解构“中华民国”,直至告别“中华”、脱去“民国”、挂牌“台湾共和国”。这当然严重依赖外部环境和条件。但凡事预则立,全体反对分裂祖国的中华儿女万万不能低估“台独”的顽固与狡诈。
至此,“中华民国台湾”的实质与功能已一清二楚,再怎么巧妙掩饰或巧言声辩都无济于事了。如果民进党当局仍幻想在5.20演说中,以这顶“新冠”作掩护,发表迷惑性论述,忽悠各方各界,以为广大世人还看不清这顶破帽下是什么面目,那就太低估他人的智商,纯属自欺欺人了。
(作者是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、研究员)